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服务 > 东华流韵 > 今日东城
新东城报总第177期

  全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应对特大暴雨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讯 (通讯员  赵晖  曾浩)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降雨。区委、区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区领导亲自坐镇指挥,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抢险,将强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确保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1日13时开始,我区遭遇强降雨天气。截至22日8时,我区平均降水量为222毫米,最大点在和平里地区246毫米,最小点在前门地区199毫米。

  期间,区委书记杨柳荫,区委副书记、区长牛青山全面了解掌握雨情和灾害情况,多次做出重要指示,亲自指挥和组织应对处置工作。区领导常卫、徐熙、朴学东、周永明、王中华密切跟踪关注重大险情,及时指导有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先后到区应急指挥中心坐镇指挥。

  21日15时30分,市防汛指挥部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区召开关于应对“7.21”强降雨天气视频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加强值班值守,主要领导上岗带班;在天黑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危旧房屋、工地基坑、园林树木、民房工程、低洼路面、市政道路等进行再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时刻关注汛情变化,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出现险情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并及时上报信息。

  21日22时20分,牛青山召开全区防汛工作视频会,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全区的头等大事,要求各单位、各街道高度重视,以人为本,迅速排除危房险情,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转移危房居民。他要求,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杜绝侥幸心理,提高认识、扎实工作,确保全区安全稳定。

  22日1时10分,杨柳荫亲赴区应急指挥中心指挥特大暴雨应对工作,听取全区情况汇报。他指示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坚决落实市委书记郭金龙提出的“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亲临一线,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

  区各有关单位迅速落实区领导指示要求,高度负责、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确保将强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区应急办、防汛办接到市防汛办关于做好强降雨天气的通知后,迅速向各分指挥部进行传达,按照市防汛要求先后启动防汛四级、三级、二级应急响应,部署安排防汛工作,不间断督促检查;各分指挥部主要领导全部在岗,加强防汛值班,全面启动防汛预案,认真做好物资准备和抢险队伍备勤,组织对辖区的灾情巡查。

  公安分局、消防支队、交通支队全员上岗,全力抢险,疏导交通,救助被困人员;区住建委、市政所、民防局、园林绿化局、房地一、二中心和各街道等42个单位的3300余名专业抢险人员,不间断地对全区道路、房屋、树木、建筑工地、地下空间等进行巡查,及时进行抢险救援;区教委为17个街道准备了应急避险场所;区非紧急救助中心接报群众反映灾情400余起,均进行了妥善处理。

  22日凌晨3时,雨势减弱后,我区300余名环卫工人开始对全区道路雨水口堵塞物、下凹式桥区垃圾淤泥和积水进行清理。截止22日8时,辖区道路全部恢复畅通,受灾居民得到妥善安置。

  特大暴雨后,东花市南里两栋楼地下室进水万余平方米,最深达1.3米,供电、供水、制冷设施全部中断,约三千户近万人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书记、区长高度关注,区领导常卫、徐熙、王中华亲临一线指挥调度,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东花市街道及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抢修排险,至22日24时前,小区供电供水基本恢复,地下室积水清理完毕。目前,我区灾后的城市设施、危房、道路等检修及后续恢复工作正有序进行。

 

  齐心协力降损失

  7月23日,东花市街道、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干部职工来到东花市南里市场,帮助商户向外抢运水灾中被淹商品。最强暴雨使处于地下的东花市南里市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过水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80多个商户受灾。经过消防部门16个小时的抽水作业,积水已全部排出,目前东花市地区各相关部门正在协同配合,帮助商户清点转移受灾商品,让商户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  张传东摄影报道

 

  简讯

   7月20日,我区2012年上半年街道财政工作会召开。区领导徐熙、汤钦飞出席。会议总结了上半年街道财政经济工作情况,并部署了下半年工作。

   7月18至19日,区领导左海星、宋甘澍分别参加龙潭街道,和平里街道,东四街道的庆“八一”军政座谈会。

   7月19日,区领导周永明到祈西项目总指挥部指导工作。

   7月19日,区领导王中华组织召开台基厂大街整治工作会,专题研究《加强交通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重点议案办理情况。

   7月18日,区领导汤钦飞主持召开全区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办公室人员招聘协调会。

 

  新一届行政复议委员会成立

  本报讯 (记者  李懿)近日,区划调整后的新一届东城区行政复议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行政监督,推进行政复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本届委员会共有10名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律师,受聘成为非常任委员。委员会将发挥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解决群众对行政复议不了解、不信任的问题;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力;通过办案达到案结事了,达到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三统一。

 

  东城干部群众守望互助战暴雨

  打响老旧小区防汛“保卫战”

  本报讯(记者  洪珊)7月21日,东城区42个防汛分指挥部,1350余名抢险队员,在暴雨来临前3个小时就集结完毕,打响老旧小区防汛“保卫战”。

  21日上午11时,主管区领导坐阵指挥,敦促抽查指挥部人员到岗,物资准备、抢险队伍备勤等情况。12时30分,42个分指挥部全部到位,1350余名抢险人员上岗备勤,准备了抽水车、铲车等各类机动车50余辆,抽水泵、发电机、油锯及各类物资若干,区教委为17个街道准备了应急避险场所。

  13时,东城区开始出现降雨,市政所、园林局、房管中心、民防局和各街道办事处的专业抢险队伍加强了雨中巡查,房屋是否有漏雨、院内是否有积水、树木有无折断破损情况等。

  截止19时30分,全区降雨量达80毫米,房地中心和街道抢险队伍苫盖漏雨房屋200余间,清除低洼院落积水3处。

  22日凌晨3时,雨势减弱后,我区300余名环卫工人开始对全区道路雨水口堵塞物、下凹式桥区垃圾淤泥和积水进行清理。截止22日8时,辖区道路全部恢复畅通,受灾居民得到妥善安置。

  目前,险情排查和灾后恢复工作正在进行中,区应急指挥中心将密切关注,及时报告后续有关情况。

 

  暴雨中捞出7个车牌

  街道工作者“微博”寻主人

  本报讯 (记者  张林婷)这两天,网友“浩瀚的空间”通过新浪微博接连发出5条车牌招领信息,引来近400名博友的积极转发。原来,7月21日暴雨当天,体育馆路街道防汛队员在抢险时捞出了7个车牌,这两天,他们正在忙着给这些车牌找主人。

  据了解,7月21日暴雨当天,体育馆西路北段水深达1米左右,部分车主涉险通过,导致十几辆车发动机熄火。看到此种情况,体育馆路街道防汛队员及时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将熄火车辆推出。

  在抢险过程中,队员们还在水中捡到车牌7个。当晚,体育馆路街道防汛办便通过122报警台、派出所、微博等途径发布车牌招领信息。

  这几个车牌的号码分别是京E 61298、京K U6265、京E J8857、京P OHH62、京B M9845、京L W8690和黑 AA820警。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个车牌被认领。

  体育馆路街道防汛办工作人员李长伟告诉记者,目前,剩余的5个车牌暂时由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保管,车牌主人看到消息后可携带行驶证来到体育馆路街道办事处领取。

  联系电话:6719962167199621

 

  为了小区抢险 他24小时没有合眼

  本报讯 (记者  洪珊)22日上午10点,东花市南里东区内,水泵还在嗡嗡作响,地下室积水喷涌而出,排入小区水井。“再有7个小时,就能排干地下室倒灌的雨水。”东花市街道城建科闫涛,眼睛凹陷、面带倦容地说。此时,他已经超过24小时没有合过眼了。

  24小时前,城区的雨淅沥沥,闫涛一早就赶到单位为街道防汛做着前期准备。水泵、沙袋、铁锹、铲子……他到库房中清点,和十几位同事一起将防汛物资搬到指定区域。

  21日下午4点,白昼如夜,大雨倾盆而下,路上行人匆匆往家赶,闫涛却和几名同事披着雨衣往外走去。“咱们到各社区里排查排查。”傍晚时分,闫涛手机开始响个不停。一股股淤泥腥臭味弥漫在雨中,雨水污水没过了脚踝,闫涛顾不得脏和臭,为居民奋力疏通管道。

  凌晨1点,通水道、做苫盖、垒水泥袋……闫涛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忙碌着。“我老婆快生了,我照顾不了,只能托付给丈母娘,谁叫社区需要我呢,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闫涛笑了一下,指着一旁的街道办事处办公室主任董振生说,他2岁半的孩子正发烧需要有人送医院,他都在这里守着,别让暴雨影响了居民生活。

 

  “谁来帮忙拉一把”

  时间:21日晚

  地点:广渠门桥下

  傍晚20时许,东城区绿化二队的崔金波带领一支防汛抢险巡查小分队行至广渠门桥时遇到大面积水。这时,小队长崔金波发现桥下积水最深处有被困车辆。看到这种情况,他迅速带领2名队员奋不顾身地冲向积水中营救被困人员及车辆。

  此时桥下积水已高达3米,无法前进,他让另2名水性不好的同志去积水较浅的地方营救被困车辆,自己却与一名消防官兵游向积水最深处的那辆被困车准备进行营救。因为水位太高,现场人员根本无法确定被困车辆的具体位置以及有无被困人员。崔金波一见这种情况,一头扎向水下,凭感觉摸索水下车辆,经过几次尝试最终确定了被困车辆的具体位置。

  他们用绳索绑住被困车辆,岸上消防员和抢险人员用力拖车。一名民警冲路边围观的人群里大喊:“谁来帮忙拉一把。”结果几十人冲上去,拉住绳子。随着自发的口号,很快将被困车拉了上来。

  正在大家准备喘口气的时候,又有人说,与这辆被困车相邻处还有一辆被困车,并且车内可能有被困人员。崔金波听后,又准备冲回3米深的积水中继续营救。此时大批的消防官兵已经到达抢险现场,他便与其他2名队员及消防官兵一起将第二辆被困车拖拽到安全地带,这辆现代牌越野车内的人员却已无生命迹象。

  直至22日凌晨1时左右,他与另2名队员以及广大群众将桥下被困的车辆全部拖拽到了安全地带,这才离开了抢险现场。

  通讯员  石伟

 

  户外体验 京剧沙龙 与法官面对面……

  40项活动充实东城孩子假期

  这位家长正在少儿图书专架前为孩子选购图书。

  本报讯(记者  张慧)7月13日,本市中小学生迎来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暑假假期。东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服务中心依托“蓝天工程”和“社会大课堂”平台,推出近40个项目的“蓝天工程——阳光假期”实践活动,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阳光假期”实践活动包括社会实践、科技探秘、艺术殿堂、蓝天博览等多个版块,包括“山青世界”户外体验夏令营、京剧体验沙龙、阳光少年与法同行、我与法官面对面等近40个项目。全区中小学生将通过学校组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小组合作参与、家庭亲子互动等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2005年,东城区启动“蓝天工程”大课堂,为孩子们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据统计,目前,全区的蓝天工程社会资源单位已发展到500多个。每到寒暑假,资源单位都会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生们的首选和最爱。

  又讯(记者张慧)暑假期间,王府井书店联合东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中心,首次在二层少儿图书区设立景山学校、北京二中、史家小学等名校教师推荐的课外优秀图书专架。

  《做个最棒的女孩》《做个最棒的男孩》《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记者看到,在名校教师推荐的课外图书专架上,30种不同类型的少儿图书依次排开,都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课外书。少儿组负责人介绍,与开学教辅书热销的场面不同,暑期期间是课外少儿图书销售的旺季。为了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书店已连续三年设立优秀少儿图书专架。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少儿图书专架特别邀请了名校教师作为专家读者,对书店挑选出的优秀少儿图书把关,最终选出30种价格适中、适合1至6年级阅读的优秀课外图书。

  王府井书店是东城区“蓝天工程”的资源单位,手持蓝天工程卡的中小学生在该店购书可全年享受打折优惠。

 

  六院义诊 关爱老人

  本报讯(记者  张慧)7月18日,第六医院组织心内科的6名医生来到三和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检查身体,指导用药。

  院长王淑元介绍,公寓居住的老人大都在60岁以上,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外出就医很不方便,听说六院的医生要来义诊,老人们非常高兴,希望能定期给他们检查身体。

  心内科的刘振珍医生在给几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检查身体后耐心地嘱咐老人们,降压药一定要按规定服用,不能自己想停用就停用。有的老人提出,医院给开的全都是西药,怕服用后产生副作用,对身体不好,所以就没按时服用。针对老人们存在的用药误区,几位医生反复做了解答,消除了老人们的顾虑。院领导表示,将组织医务人员,定期为老年公寓献爱心。

 

  “世界北京 文化东城”

  北京国际管乐节圆满落幕

  本报讯(通讯员  刘璇)7月18日,为期3天的北京国际管乐节在国家大剧院圆满落幕。

  管乐节以“世界北京文化东城”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15家青少年管乐交响乐团的上千名小乐手参演,通过音乐为青少年音乐爱好者搭建友谊的桥梁,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

  管乐节期间先后举办了管乐比赛、交流音乐会、学术讲座、进社区演出等活动。在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的管乐比赛,邀请了美、澳、韩国家的专家和中国著名音乐指挥家、演奏家担任评委,其高水平的点评让参赛团队受益匪浅。评委们还分赴府学胡同小学和东城区的部分社区,对居民乐团进行了专题辅导。

  据了解,管乐节期间,166中学、府学胡同小学等参加演出的管乐团,还在东城区风尚剧场和东图剧场,为社区居民举办了4场精彩的演出。

  管乐节由东城区文委联合北京市文联、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办,北京管乐协会、北京管乐交响乐团、东城区文化馆共同承办。

 

  市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评选

  东城16家社区挂牌

  本报讯 (记者  张慧)从东城区卫生局获悉,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朝阳门街道新鲜社区、东四街道东四二条社区等16家社区,日前挂牌成为本市首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

  去年7月,本市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示范社区从环境建设、活动组织、组织机构等方面标准严格。要求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每年组织社区居民至少开展3次以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活动,社区内拥有5个以上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团队,常住居民参与活动的知晓率要达到50%。社区还要为患有慢性疾病的居民建立服务档案,为每个慢病家庭培训至少一名家庭保健员。

  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16家社区挂牌成为示范社区后,将在全区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

 

  首届健康生活方式演讲

  大爷大妈成主角

  本报讯(记者  张慧)7月18日,东城区举办首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演讲比赛。来自10个街道的16名居民代表登台,讲述身边的“健康明星”。

  东四五条社区居民石效武和老伴儿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健康明星”。虽然,二位老人已年过七旬,但是,二老血压不高,血脂、血糖正常。谈到“健康秘笈”,石大爷的体会有两点,首先要保持健康的心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会“放权”,不替子女拿主意。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千万不要忽视小病,经常参加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不要老吃冰箱里的剩饭剩菜。石大爷生动鲜活的演讲,赢得了居民热烈的掌声。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介绍,2010年,东城区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行动,去年又在全区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征文比赛。

  此次演讲比赛就是为全区居民共同防治慢性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由居民们组成的首支健康宣讲队也将和医学专家一起,进入社区健康大讲堂,宣讲健康生活理念。

 

  东安市场推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卖会

  手工技师现场制作传承非遗文化

  图为展卖会一角,游客正在挑选石料,现场刻章留念。

  通讯员  唐燕萍/摄

  本报讯(记者  乔斐)7月13日至8月16日,老字号东安市场打出首张暑期旅游经济牌,邀请诸多老北京手艺人举办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卖会,现场展示手工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据市场负责人介绍,上个世纪东安市场建立之初,主要经营的就是老北京人的特色手工艺品。本届展卖会邀请到的有面塑、泥塑、草编、内画、吹糖人、剪纸、皮影、中国结、蛋画、软陶、篆刻、木雕、脸谱、料器、玉雕、巧娘、毛猴、兔爷等非遗传承人现场为游客制作和绘画,交流互动,介绍非遗文化知识。

  正在为一位外地游客制作鼻烟壶的内画艺术家张子健告诉记者,现场作画的形式很好,它能够让游客近距离了解非遗作品制作的全过程,从中学习传统文化。张师傅边说边熟练地运用手中的专用画笔,笔锋所到之处,层次分明的山水画面逐渐呈现在游客面前,很快,一个小巧灵秀的内画鼻烟壶制作完成,引得围观的游客阵阵掌声。

  张师傅介绍,鼻烟壶的价格较高,游客一般接受的大多是三四百元中等价位的,或是送人或是自己收藏,是一种文化享受。一个来京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告诉记者,他给爷爷买了两个,都是小老虎图案的,爷爷一定很喜欢。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了面塑大师张桐仁、毛猴技艺传承人孙怀忠等老北京非遗传人。张桐仁的绝活儿是能在五分钟内为游客现场塑像,造型逼真。孙怀忠制作的毛猴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了解,现场展示制作为每天中午的12点到晚上8点,游客还可以参加“舌尖上的北京”特色试吃品尝活动,期间还有名表珠宝服饰节等系列活动。

  相关链接

  东安市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迄今已有109年历史,是上世纪初京城第一家经官府招商开办的商贸市场,也是京城历史最悠久的著名老字号商场。东安市场以“百年东安百姓乐园”承诺社会,突出“专而全”的经营定位。近三年来,市场累计完成销售额12.92亿元。

 

  王府井工美大厦

  伦敦奥运纪念品一路走高

  本报讯 (记者  乔斐)第三十届伦敦2012年奥运会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周,京城奥运纪念品销售持续升温。

  记者在王府井工美大厦一层奥运特许商品专卖旗舰店看到,消费者最看好的是历届奥运会金银火炬大全套,此外还有邮票纪念币全集、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届奥运冠军纪念金牌全集。据销售人员介绍,伦敦奥运纪念品是从去年8月开始陆续发售的,今年五一小长假销售开始小幅提升,近两个月来持续升温,一路走高。特别是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开始出现排队抢购的场面。

  据介绍,北京发售的伦敦奥运纪念品主要有伦敦风光纪念银条、伦敦地标徽章、英国茶壶徽章、纯银运动图标套装、奥运会火炬模型(纪念版)等,消费者购买多为收藏,等待升值空间。

  一位买到历届奥运会金银火炬大全套的女士告诉记者,该套纪念品是历届夏季奥运会用于传递圣火的火炬立体异形金银条,包括从1936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到2012年英国伦敦第三十届奥运会的全部18款火炬。其中,伦敦2012年奥运火炬为10克纯金打造,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为纯银镀纯金材质,其他16枚为纯银材质,是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完整的一套历届奥运火炬藏品,极具收藏价值。

 

  雍和园管委会

  “创意家俱乐部”成立

  本报讯(记者  郑娜娜)7月19日,由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管委会主办的“雍和园创意家俱乐部成立暨首期主题沙龙”启动。

  活动现场,“雍和园创意家俱乐部”正式揭牌成立,园区内外的20多位文化创意企业的负责人和文化创意产业专家齐聚藏经馆17号,商讨俱乐部工作。

  雍和园创意家俱乐部由雍和园管委会下属的《雍和园》创意家读本主办,汇聚了雍和园内外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构建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流、分享信息的平台。

  本次活动,围绕“我的创意与创业”主题,中文在线副总裁谢广才、亮点55号董事长丁平、无限星空音乐总经理唐月明等进行了主题发言,到场嘉宾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创业经历,现场气氛热烈而轻松。

  据了解,该项活动今后将长期举办。活动地点以藏经馆17号园区内的“胡同里的创意工厂”为主,同时包括国内其他创意场所。

  在活动方式上,将配合每期杂志出版,围绕不同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沙龙和论坛等活动,为园区内的文化创意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营造创新创意的良好氛围,促进东城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健康发展。

 

  东城国税分局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

  本报讯 (通讯员  陈博)东城国税分局大力开展“一转二变三围绕”活动,不断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收到明显成效。

  “一转”主要是强调转变服务观念,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和个性化分类服务转变;“二变”是变换征纳位置,改变单一服务手段;“三围绕”是围绕突出问题、纳税人关心的问题等,与纳税人交流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活动开展以来,该局通过系统信息提示功能和短信平台,累计向纳税人发送信息2万余条,确保了信息推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镇店之宝“闪亮”前门大街

  游客正在大北照相馆参观镇店之宝——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美国产的柯达老式转机。大街管委会主任葛俊凯告诉记者,前门大街分布着很多老字号,这些老字号历史悠久,不乏“镇店之宝”。其中,有的是市级文物,有的是国家级非遗,集中展出不仅是对商业的推动,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记者  洪珊/文  张传东/摄

 

  英驻华使馆新闻主管来到社区大讲堂

  东四居民“探秘”伦敦奥运

  本报讯(记者  李冬梅)7月20日上午,百余位东四居民来到社区文体中心,在英国驻华使馆新闻主管高磊忠的带领下,提前领略了即将举办的伦敦奥运会的盛况。

  “很高兴来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大讲堂,听说东四街道在社区居民中普遍开展了体育文化活动,用实际行动不断追求奥林匹克全民参与的精神,我感到很钦佩。”高磊忠介绍说,这次专程来到东四奥林匹克社区进行2012年伦敦奥运会遗产主题宣传活动,就是想让市民近距离了解伦敦奥运会。“高叔叔,今天我想代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小朋友们送给您一幅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剪纸作品——九龙欢庆伦敦奥运会。这份礼物寄托了我们对伦敦奥运会的祝福。”社区居民郭涵露小朋友说,奥林匹克社区是2008年奥运会给居民们留下的宝贵礼物,在这个社区里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并且愿意把这份幸福快乐传递给伦敦的小朋友。

  随后,在一段画面优美的视频《火炬接力》中,居民们看到了奥运火炬穿越山川、河流、城镇最终到达会场的整火炬接力线路。高磊忠介绍说,在过去的70天火炬接力过程当中,有八千名火炬手参加了火炬接力活动。

  “点火仪式是什么情况?”有居民向高磊忠询问到。“这个细节我不了解,因为一切都没有公开。不过至少是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名人,而且希望最后出来点火的人大家都能够认识。”高忠磊的回答让所有人都笑了。街道工委副书记张志勇说:“作为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的一员,我们感到很荣幸,因为我们在不经意间搭建了国际交往平台,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群众文化的饕餮盛宴。”

  记者  张传东/摄

 

  拉歌赛军民欢唱“鱼水情”

  本报讯(记者  张林婷)7月20日,龙潭街道板厂南里社区居民与北空部队官兵近百人放声歌唱,通过拉歌赛歌等形式,庆祝即将到来的建军85周年。

  当天上午九点,以“军民鱼水情意浓、双拥共建颂和谐”为主题的拉歌赛在板厂南里社区举行。比赛还未正式开始前,由北空某营近30名战士组成的“官兵队”先掷地有声的喊出了他们的口号:“军民团结如一人”,这边,由居民们组成的“合唱队”和“社区队”也欢快的回应道:“看见你们格外亲。”

  随后,三队选手一唱一和,先后演唱了《蓝色的港湾》、《解放区的天》、《飒爽英姿五尺枪》等不同年代的经典红歌。活动中,社区队最小的选手——5岁的文文和琦琦演唱的《春晓》和《祖国,我爱您》也备受好评。而作为回报,官兵们还为居民们表演了啦啦操《青春舞动》、小品《话务女兵》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北空某部队女兵连指导员刘潇告诉记者,今年,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到板厂南里社区参加活动了,每一次都特别的热闹。“战士们平时的训练都比较艰苦,参加社区活动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在相互的了解与沟通的过程中,也无形的提升了战士们为民服务的意识。”

  据了解,板厂南里社区与北空部队从2000年就开始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每年除了举办类似的联欢活动外,双方还通过开展座谈会、慰问社区孤老、治理社区环境、为社区困难群体减免医疗费等活动互助共建。

 

  军民自编舞曲庆“八一”

  本报讯 (记者  倪艳)7月20日,安定门街道宝钞南社区居民、驻地官兵等200多人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开展庆“八一”军民联欢活动。社区老年舞蹈队还和官兵们自编自演了一段舞曲,以此表达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随着居民表演的《欢乐腰鼓》舞蹈的登场,联欢会正式拉开帷幕。来自社区的舞蹈队、合唱队等文体团队为现场观众表演了京剧《贵妃醉酒》、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舞蹈《琴台古韵》等节目。表演者当中最小的才8岁,年纪最大的已有71岁的高龄了。看完居民的精彩演出,现场官兵即兴表演了歌曲《军中绿花》、诗朗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等节目。

  现场,大家还将刚排练不久的一段舞曲搬上了舞台。这支名为《相约舞步》的舞蹈是社区老年舞蹈队和部队官兵在一个星期前排练的,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近50名居民和官兵代表走上舞台,手挽着手,舞动腰肢,欢快了跳起来,引来台下一片喝彩。社区工作人员金英是一名军嫂,丈夫是辖区驻地部队的一名军官,金英说:“军民一家亲啊,如今社区与部队的联谊活动有很多,军人来社区,居民进部队,结队帮扶、谈心交流、为战士洗衣服等一系列活动,让军民的感情越来越深了。”

 

  青少年唱儿歌献给党

  本报讯(记者  倪艳)7月20日上午,在安定门街道黑芝麻胡同13号的四合院内,一场以“歌声献给党”为主题的青少年歌咏活动正在热闹进行,近200名青少年演唱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爱国儿歌,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当天在四合院里,孩子们走到院子中央,齐声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与微笑》等歌曲,让观众连连叫好。据了解,参与活动的近200名孩子是辖区内正在放暑假的少年儿童。两个星期前,得知街道要举办唱儿歌活动,孩子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踊跃报名参加。8岁的张浩然说:“这次可以和好多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我好开心的。”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每天都会来到社区活动室,由社区工作人员给他们做指导,帮他们排练歌曲和舞蹈动作。当天,辖区7个社区分别以社区为单位成立参演队,每队演唱2一3首爱国儿歌。街道文明办工作人员说,“歌声献给党”活动是街道开展的青少年暑期活动之一。    记者  江峻/摄

 

  一周事故警情分析

  (7月14日-7月20日)

  上周,东城管界交通事故起数与上一周相比略有上升、伤人数略有下降。事故多发时间集中在12时至15时、15时至18时,事故原因以追尾、违法变更车道居多,事故多发路段是东直门南大街、北二环路、东二环路。建议机动车在行至上述地点时,要注意保持与前车必要的安全距离,在变更车道时要确保安全。

 

  新北京启示录

  7月21日,北京西站附近的地下通道涌入大量雨水,3位行人抬着婴儿车经过。

  暴雨中,环卫工李成友搬开铁箅子,趴在积水中用手掏着堵在排水孔中的杂物。

  7月21日,在北京广渠门附近,群众与消防官兵齐力将被积水淹没的汽车从桥下拖出。

  生于五、六十年代的朋友都应该记得,小时候,每天早晨都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颂歌》的音乐声中开始新的一天,然而,几十年过去,自从红太阳落山之后,时移世易,一般来说,除非极少数人出于特殊的原因,公众平时对北京生活的印象是一般的:天下第一的堵车、大而无当的建设、传闻不尽又不尽不实的官场八卦,富人的牛逼,穷人的乱贫,等等,加上不时爆发的北京人与所谓外地人的地域争论,都使人厌烦。

  但是,昨夜的暴雨给人很震撼的变化,从微博等传播的即时消息看,北京人在巨大天灾面前所展露的素质、品质与干劲,真是令人感叹万分!在官方消息姗姗来迟之际,因为微博互动而来的志愿救助热潮已经起来,先是无数热心市民主动出门,开车去接送各处滞留人士,然后是商家、私人行动起来,打开自己的家门,欢迎滞留的人暂住。所有这些救助行动都有一个统一的令人心碎的响亮标志:完全免费!这些救助者有商人、演艺界人士,有外地驻京人士,商家有开饭店的,开KTv的,有一般开公司的,等等。这些人的微博言论也有共同的特色:搁置了平时人们的一切话题,也没有找政府,而是自己奋不顾身投入救助行动。这是一个人们几乎不认识的北京,一个友善、善意、守望相助、充满同胞爱的新北京!

  二十多年来,人们听到对中国人素质的指责太多了,然而,从汶川到玉树,到舟曲,到上海大火,到723,再到北京暴雨之夜,不带偏见的人们看到的是什么?当人们热情而自然地展现同胞之爱,伸出救援之手,人们应该明白,这种令人感动的场景就是传说中现代社会基本形态的市民社会。哈贝马斯认为,只有这种包含高尚道德精神的市民社会才是现代生活和政治的基础。为此,我们应该记住今夜的北京人,谢谢他们!因为他们不仅亲手最清晰地描绘了新北京,而且顺手还勾勒了一种新国情。

  记得前不久各种关于城市精神定义的官方活动活灵活现,然而平心而论,几乎没有哪个城市最后评选出来的城市精神不被诟病的。没有新市民、新城市,不会有新城市精神!昨夜,雨夜北京志愿救护者们,以及那些为救援和减轻灾害剑及履及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什么是城市的新精神:自然的公益利他之心,真诚的助人自助热忱,灾祸面前有我的个人品行,有爱邻人、爱同胞的爱,超越商业的计算和利益。这些新精神告诉全世界:这座城市,她的伟大不是因为她能举办举世无匹的运动会,也不是因为有世人羡慕的高楼大厦,各种新奇设施,而是因为她爱护人,帮助人,是真正的人类社会,而不是捕猎丛林!这就是新北京的启示录。(作者赵楚,本报编辑有删改)

 

  TA被热搜之猫叔

  它是来自日本乡下的一只超级明星猫,它的头出奇大,喜欢眯眼,喜欢戴墨镜,喜欢顶东西,还喜欢钻进狭小的篮子里睡大觉。这只猫的日语名字叫“篮子猫”,可到了中国却有了个别名——“猫叔”,因为它有10岁了,相当于人50多岁,喊它大叔毫不过分,而且它神态淡定,的确很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大叔。

  它的主人是日本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哥,虽然它的身价赶不上那些动辄上万的名猫,但它却红遍岛国,成了今年全日本最火、最受大家追捧的超级明星猫。据说,日本高清映像株式会社将儒勒 凡尔纳的著名小说《十五少年漂流记》改编为3D动画大片《海贼岛DE!大冒险》,而猫叔”也将成为剧中主角,担任卖萌一职。影片计划明年暑期档全球公映。

 

  守得住自己

  熊培云

  这个社会还没有学会理性讨论,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公共知识分子被缩略成“公知”,在被污名化之前,先是被廉价地滥用。任何在公共领域发言的人都成了“公知”,继而又有人创造了“母知”。

  我时常感慨汉语被新话与脏话统治,任何美好的东西在这个世界都可能被打得落花流水。当我平素尊重的一些知识分子、媒体评论员也开始用这类词语嘲讽他们所反对的人并自我撇清时,我看到我们这个社会中有一股浊流,自甘堕落,无善不摧,又在自毁长城。对于一些人,现在不是抢占道德高地的时候,现在流行的是抢占道德洼地,然后一起审判崇高。

  微博之上,处处枪林弹雨。在此起彼伏的谩骂声中,有的人选择了“自我了断”,删微博走人,再次印证“劣币驱逐良币”;有的人索性比坏,看看谁骂得更狠,一来二去,便有了“良币追逐劣币”,可守不住自己,良币也变成劣币了。

  对于前一种,我尊重拂袖而去的消极自由,但不支持“怨憎敌人枪法不准,索性自己吞枪自尽”的荒诞。知识分子必须坚定,必须经得起各种无来由的谩骂。所以我在微博上说,你几时听到唐僧抱怨:“悟空,怎么有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想吃我的肉呢?”你既然选择了取经这条路,一切都是你应得的。你只管赶你的路,取你的经,有白骨精不是你的错,没有悟空也不是你的错。

  至于后一种,关键还在于对独立精神的理解。我所理解的独立精神,不仅包括独立于威权与商业,独立于民众,独立于自己过去之荣辱,同样重要的是,它还包括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以说服他人为目的,保持一颗自由交流的心。若无自由交流之环境,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比坏。别人强迫,你不强迫;别人断章取义,你不断章取义;不必学人去做脏话与语言暴力的奴隶,那不是你要的平等。

  毋庸讳言,这是一个势利的世界,一个“统治者思维”无处不在的世界。表达压力不仅来自威权,同样来自民众——想想左拉当年如何被国民围攻。今日中国社会,一个人如果指出国王没穿衣服,他是勇敢的批评者;如果他指出民众可能也没有穿衣服,那么他就成了懦弱的背叛者。常见的情形是,早上出门,还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因为昨晚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和对权力的大胆批判博得了民众的好感;很不幸,晚上回到家时,可能已经成为千夫所指的“民族败类”了,因为中午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在接下来的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反对者希望折断你手中的铅笔,而那顶和某个铅笔型号有关的帽子也该轮到你戴了。

  其实,无论别人赞扬还是诋毁,你还是那个早出晚归的你。这世界总有人相信你、理解你,也总有人不相信你、不理解你,而时间终究有限,不要去纠缠比坏,不要易粪相食,只负责任地思考与讲真话。在“自杀”与“杀人”之间,在逃之夭夭的出世与争强好胜的入世之间,知识分子一人一座城池,可以通过守卫自己的理性与价值观从容立世,做最好的自己。我常以“以己任为天下”自勉,就是认为若能守得住自己,也便守得住世界。

 

  @微言大义

  @胡锡进:说话之前选好立场,站好队,这是革命时代的被迫选择,也是当前少数网络知识分子的主动投机。我对环球时报同事们说:我们不站队,不媚左右,我们只认事实,只跟公理为伍。谁愿骂就骂,听着,少还嘴。我重申,我是复杂中国的报道者,批判中国的丑,同时看到并支持它的进步。我们对国家前途从未失去信心。

  @郑渊洁:母亲有糖尿病,经常在家自测血糖。采血使用一支笔枪式针。今天给母亲洗脚时我问她为何不让家人而是自己操作笔枪射击自己的手指?她说自己操作心里有数,知道何时痛。别人操作不知何时疼,恐惧时间长。看来自己不能掌控命运心里没数易生成恐惧感。恐惧感导致储蓄率高。

  @光头王凯:我爷爷十六岁闯北京在票号里当学徒。去世时对我说:“这辈子没干什么光宗耀祖的事,惭愧!”可一个小孩来到天子脚下大方之地,凭本事活下来又养活五个儿女,让一个家族在北京扎下根儿来。他是我们家族的英雄!现在工作在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创造家族的历史,同时也在创造着北京的历史。他们都是北京人!

 

  张桂苓:古稀老太的不解画缘

  铺画纸、递画笔、调颜料……张桂苓笑着说,“每次作画,老伴总是在一旁伺候着。”

  九年来一心扑在绘画“事业”上

  “可惜,后来绘画班停课了。”张桂苓的女儿胡秀华回忆说,2007年,社区绘画班教课的老师搬家了,住得很远,加上老师的年纪也大了,社区也没再要求老师定期给大家继续上课,但张桂苓对绘画的练习却没有停止过。“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既然自己喜欢作画,那就抱着一个决心,坚持做下去。”张桂苓说,从2007年以后,她开始了自学绘画。

  女儿胡秀华走到一旁,从书柜抽屉里拿出了一幅《奥运福娃》的画卷,这是老太太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独自完成的第一幅“大作”,儿女们特地将这幅画精心地装裱了起来。这个3米长的画卷里,五个可爱的福娃栩栩如生,非常可爱。“这幅画是在2008年最热的三伏天里完成的,老太太年纪大了,不能吹空调,大热天待在屋子里作画,往往画上几笔就已经满头大汗了,但她一直坚持着。”

  胡秀华说,当年绘画班的学员大多是五六十岁的退休居民,张桂苓那时已是七十多的高龄了,是班里年纪最大的老人。绘画班停课后,所有学员中只有张桂苓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仍一直坚持练习绘画。于是,儿女们一商量,去书店给老太太买来了十几本印有各种动植物图案的绘画教材,还买来了许多宣纸、毛笔和水粉颜料,全家鼎力支持老太太的绘画“事业”。

  在张桂苓家里,20多平米的卧室成了她的画室,吃饭的圆桌是她的作画台,总是堆放着各色颜料、彩笔和调色盘。因为在绘画班学到了一些基础知识,再加上勤于练习,老太太的画技明显进步了很多。后来干脆都不用看书了,只要说想画个什么,拿起画笔就能画了。

  张桂苓说,这几年,她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老伴胡镇。“你瞧瞧,这画中的花草,都是咱自家门口种的,再看看这桃花,是老伴带我上山的时候看到的,我把它们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回来后就赶紧画下来了。”张桂苓拿起桌旁的几张作品,说相对白天,晚上显得比较安静,可以定心作画,所以每天晚上的8点到11点之间是她的作画时间,这段时间里,老伴胡镇一直陪着她,多年来一直如此。

  张桂苓说:“老伴是我学画生涯中的有力支撑。”平时胡镇会收集各个展览信息,陪她去看画展,还经常带她出去游玩。用胡镇的话说,要接触自然,观察实物,才能积累更多的创作素材。而这一切,大大激励了张桂苓的学画热情。

  古稀之年开始学画

  张桂苓,一位和蔼、慈祥的老太太,家住北新桥街道东四十四条胡同91号院。张桂苓的老房子尽管有些陈旧,但屋内却布置得像画廊一般,一面的墙上挂满了公鸡、鱼虾、牡丹、蔬菜、水果等图案的水彩画,不少画还被她精心装裱。再看看书桌上、柜子里的一沓沓宣纸上,花、鸟、鱼、虫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想不到这些画全部出自一位79岁高龄的老太太之手,而9年前的她还是个对绘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

  “旧社会讲男尊女卑,我小时候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所以到现在我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张桂苓说,自己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儿时家里条件不好,童年、少年都在家务活中度过的。退休后闲在家里,张桂苓突然觉得一天的时间实在很漫长,因为不识字,她看不了报,看不懂书,那么该做点什么呢?这让她心里直犯嘀咕。

  2003年,张桂苓所在的十三条社区开办了绘画班,张桂苓报名参加了。“当时只是为了让退休后的日子过得充实些,没想到加入社区绘画班后,让自己一下子就迷上了绘画。”在绘画老师的指导下,张桂苓第一次拿起了画笔,开始学习绘画,宣纸、毛笔、颜料,成了张桂苓的“小伙伴”。

  “我一点绘画基础都没有。”张桂苓说,退休前,她是一家饮食企业的面点师傅,画画和她的工作一点都沾不上边。“刚开始,我不会拿笔,也不知如何画线、涂彩。”几节课下来,张桂苓顿感吃力,画出的东西连自己都看着不满意。老师看出了她的顾虑,不断鼓励她,“不要因为底子薄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只要肯下功夫,一定会有收获的。”还经常把范画借给她带回家临摹。

  在绘画班学习的那段时间,张桂苓感到生活充实了很多,对绘画的喜爱也在不断加深。让儿女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下午老太太拎着装满画笔、颜料等作画工具的布袋子,高兴地往社区活动室赶。

  “扬言”80岁时开个人画展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的这份坚持是对的。”张桂苓“得意”地说,在绘画中她收获了很多,经过9年的勤学苦练,如今自己的绘画水平也上了“档次”。每次作画,她从不需要构图,拿起画笔,蘸了水粉颜料就直接在宣纸上落笔了,一笔、一画,动物、蔬菜、瓜果等都尽入画面,栩栩如生。如今,张桂苓的绘画作品已有近800幅了,除了送给儿女们的,大部分的作品都被邻居和亲戚朋友“抢”走了。用张桂苓的话说,自己画画的兴趣正浓,“我要用绚丽的色彩点缀自己的晚年生活。只要身体好,我会一直坚持画下去。”

  “明年我就80岁了,得做点什么。”张桂苓想了片刻说,计划明年在社区办一场个人画展。“就跟阅兵似的嘛,我要把所有的画拿出来亮一亮,不管画的如何,有信心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如今,唯一令张桂苓遗憾的是,她的画作上一直没有自己的亲笔签名,大多是让老伴或儿子帮她代签的。张桂苓说,自己不识字,每次都是自己把画作好后,老伴或儿子按她画的内容写个画名,再签上她的名字。就在不久前,女婿找人给她刻了一个章。“这都要准备开画展了,我得自己练习写字啊,就跟学画一样,我有这个决心,一定要学会。”张桂苓说,近一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在练字,先从自己的名字“张桂苓”这三个字练起,“真是不容易学啊,我就看,盯着这三个字看,然后照着每个字,一笔一笔地来回描。”

  就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张桂苓拉着记者说:“要不,我写一写自己的名字,给大家瞧瞧吧,这可是我练习以来第一次写,若写得不对,大家可别笑话我啊。”说着,老太太从书柜上拿下一幅最近刚完成的《牡丹》画,拿起毛笔,在画的左下角一笔一画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张桂苓。三个字笔画正确,字也写得工工整整。

 

  真诚感谢广大读者的关心与厚爱

  热烈祝贺贵报创刊两周年!两年来,我们在新东城报上读到了东城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读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受益匪浅。希望在新的征程上,贵报再展宏图,精心组织、精心策划、力求创新,收获更多的精彩。

  北京晚报城市发展部

  衷心希望《新东城报》在更高的起点上,传递党政声音,当好群众知音,为东城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努力谱写新的篇章!

  石景山区委宣传部

  《新东城报》创刊两周年,一路走来,报纸致力于倡导东城文明,它是我们东城人的精神家园,更是沟通的纽带和桥梁,祝愿它越办越好,继续传递身边最贴近和最美好的新闻,让更多的东城人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和平里街道宣传部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新东城报》已创刊两年。两年来,该报业已成为东城区大事小情的传播、报道的重要阵地,生动鲜活的笔墨尽显新东城的发展历程。

  望今后在新征程中不断求索,敏锐捕捉新闻热点,访民情、解民忧,成为东城百姓的精神食粮。

  北京日报区县部

  值《新东城报》创刊两周年之际,谨致以热烈的祝贺!《新东城报》秉承“密切贴近百姓生活”的办报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达社情民意,努力搭建党和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喜爱和好评。在此,衷心祝愿贵报,竿头日进,续展鸿篇,前程似锦。

  朝阳区委宣传部

  朝阳区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排排铅字,二载春秋织锦绣;点点墨迹,五朝古韵续华章。

  24个月,104个星期,730个日出日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们的汗水和思想幻化成《新东城报》这曲华普乐章上跳动的音符;走转改的一线精神奏响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时代主旋律。

  今天,让我们真诚地道一声:《新东城报》,生日快乐!

  体育馆路街道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