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馆内

  • 馆内
  • 馆际
  • 站内
最美大运河征文选登 | 李朝俊 |​ 运河水运
发布日期:2024-05-08 阅读数量:


运河水运(散文)

李朝俊

运河水运,萦绕于心。

知道运河在课本,见到运河在通州。

那年阅兵训练车过通州,前方有桥有水有河,桥气派,河不畅,泥肥水瘦,黄沙飞扬,人言运河,我半信半疑。

这是贯通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运河?咋看咋像一湾死水潭,岸上河堤泥土散乱,开荒的菜地这一片那几块,长着或青或白的蔬菜。车窗外的运河与我一闪而过,没看到运河的气势,没看到运河的脉动,没看到运河的美景。这初见的运河,让人惆怅莫名,挥之难去。

运河的初见实景,课本上运河风景,从此在我脑海彼此映照。

这运河两重之景,或者我的运河情结,直到脱下军装方得开解。转业当年到通州区调研,接待我们的胖姐金主任,是位慈眉善目果敢风行者。说话慢言细语,发言条清缕析,办事雷厉风行敢做敢为。几天下来大家情感交融,工作展开循序渐进,我们从对金主任称职务,不知不觉私下喊“金姐”,直到后来入乡随俗,与访谈对象一样叫她“胖姐”。胖姐的群众威信高,进村入户调研若寻亲访友,各种数据方方面面材料,出乎意料的冒着热气滴着露珠,调研报告顺畅提前形成。最后由带队领导定稿,其他人或房间看书,或走廊闲聊天。

胖姐闻讯,当即派人调车直奔码头。她说到通州不游运河,那是走马观花没食人间烟火,没接通老百姓的地气,没沾上大运河的福气。

知我者胖姐也,心中暗暗称妙。书上的运河,初见的运河,眼前的运河,历史的运河,我这次定要看清楚、问明白。

船从一个码头起航。说起初见运河的往事,胖姐说你见的尾河汊湾,不是咱大运河的主航道。说话间见水面渐宽,岸上有绿柳,水中出翠苇,远方生绿荷,只是水体是暗黑色的,时不时有白色漂浮物出现。船行一会就往回返,胖姐见我若有所思的样子,轻声说将来国家发展了,运河早晚会河清水阔,那时你再来通州,说不定游船可通京津冀,或者直达南方扬州杭州呢。一船人闻听,有人鼓掌,有人大笑,有人不语,我喜忧参半,亦担心亦期待。

金姐真乃金口玉言。

新时代的通州城,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工程一日千里。历史文化活化石大运河,疏通航道修复码头,引来清泉活水,扩建新建两岸公园……城市副中心的日新月异,让喜欢旅游的爱人心动变行动,刚刚看过新闻播报大美画面,趁周末早早驾车出城向通州。原说游览绿心森林公园,妻见辽阔运河当即变道,直奔漕运码头上船观景。

眼前的通州,一湾运河水,船舫荡水湾,高楼临湾建,森林绿岸边。水上游运河,风柔水清,潮阔两岸,花香弥漫,鸥鹭飞翔。举目环望,一片大森林,一河碧水清,一处新天地,一船快乐人。

春风里,艳阳天,船顶观景,心旷神怡。

“各位游客:您正在大运河上观光。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约有1789公里,穿越华北平原,中原腹地,江南水乡,是流动的文化,是闪亮的明珠,是民族的瑰宝。……”

一阵悦耳声音传来, 我一边听着解说,一边回味运河历史。

记得一次在国家图书馆,我翻读史书时看到: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2500多年,中国大运河是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展现巨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工程。

“各位游客: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大运河主要用于军事防御和农业灌溉,通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发展成为繁荣的水上集散中心。现在的通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一东一西,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北京艺术中心、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建筑”陆续亮相,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地标。”

伴着悦耳声音,在水上在船上,我心在风景上。

想起在长江边见到的运河,一片白水,一抹天际,一岸村舍,舳舻蔽水,交通繁忙。白水阔似大海,天际苍穹如盖,村舍楼台俨然。这一联想,惊我一个激灵,不知不觉里,竟然多次到大运河沿岸城市。

在杭州、在扬州、在洛邑、在汴梁,我遇见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船行在历史的航运大动脉中,让人心潮翻涌感慨万千,思民族古往今来历史,念中华水运南北龙脉。

在书本上,运河离我遥远;在生活中,运河咫尺在眼前。

我上班的西城区枣林前街70号院,西门正对南北走向的南运巷。历史上南运巷连通护城河,从西城过东城进通惠河入大运河。细细想想,曾听过课的东城角楼图书馆水岸,常常跑步行走的碧波公园龙潭湖,都是大运河的水系支流之地,都典藏着运河水运的故事。

年初机关第二批搬迁副中心办公,从此通州区达济街6号院与我情感天然相联,从此大家天天看运河,月月行走运河两岸,或上下班出行,或健步河畔行走,或带家人周末休闲游……

这么说来,运河与我有缘,我和运河情牵,运河离我越来越近。思念潮头源起通州,潮起潮落在我的心坎上。河在淌,水在运,情在动,思绪扬:西东走向的长江黄河淮河三条大川,南北通航的京杭大运河瘦金一长“横”,书写出中国的“州”字,这“州”是国家的富饶土地,这“州”是百姓的风调雨顺,这“州”是先人的开拓创新,这“州”是中华文化的脉搏。九州中国运河一通,通在奔腾向前的一汪清流,通往国家的繁荣昌盛征途。是的呀,水是生命之源,河是文化之根。水润山川自然万物,文泽民族千秋万代。

我想运河上的一切都有生命。以石券成或三孔或五孔,静卧河上连通两岸的拱桥,影落水波鼓起圆圆眼睛。这是灵动的自然之眼,这是深邃的历史之眼,看南来北往的船队,看各色各样的人物,看大千世界春夏秋冬,看王朝兴衰帝王命运,看奔腾起落的人类发展潮汐……

在通州八里桥上,风在耳际鸣响,历史烟云水上升腾。这里曾为京津水上咽喉,位处交通要冲。八国联军从海上攻破大沽炮台,占取天津卫后攻到通州府。退守八里桥的清军主帅,率数万大刀长矛冷兵器之兵,虽然我有将士众多之优,外来强盗有兵寡地疏劣势,无奈操长枪火炮数千联军,拥有现代武器装备,将清军无畏将士击杀如活靶。英勇清军勇武向前杀声震天,在敌军强大火器阵前血流成河,一浪浪冲锋一波波倒下,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直至一片片,一层层壮烈殉国。随之京城攻破,皇帝惊慌失措逃往热河,战火烧毁圆明园,强盗将紫禁城洗劫一空。落难弱国落后挨打,弹创石桥累累,运河为之呜咽。

今天望桥,我心痛难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阵阵清脆的歌声传来,我看见红领巾在船上飘扬,一群少年引吭高歌。今日中国和平阳光,今日中国强而不霸,今日中国面对强敌敢较量!

运河水运,水韵运河。纵观历史上的部落到各个王朝,从大禹治水部落凿渠到帝王下旨开河,运河防洪灌溉交通运输,历史延续水荡悠悠。可谓因水而兴因水而亡,“水能载舟水亦覆舟”,写就出中华文化智慧。水运连国运,水运连史运,水运连文运,流动的运河也是流动的文化。从古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到今人“滚滚大运河,京杭一线通,古今伴日月,千载渡衰兴。流淌着华夏之沧桑,运载着民族之神圣,凝聚着先祖之智慧……”

走在生态环境优美的运河畔,走在繁花绿草香味里,走在森林水系亭榭湖桥,走在大鸨回归越冬休闲地界,今天的人们心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向往自然,林田河湖一体皆有“长”,林长、湖长、河长,姓名上牌,责任联动,环环相扣,规章落地,扛在肩上。游人言运河兴,我说国运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这样的自然生态观,山清水秀运河扬波,这是时代潮流的方向,这是人民幸福生活和谐画卷,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风景展厅。

站在大运河畔,我想大禹治水疏通,部落同心顺应自然,是中华民族和合天下文化基因。虽历经数千年风云变幻,各个时代的人们承前人适当下,继往开来凿通运河造福人间。由此我想到新时代的交通强国,想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倡议,纵横东西南北的高铁路网,一带一路中外的合作共赢,中华文明智慧发扬光大在新时代。这光大的文明智慧,通天下,共携手,同命运,得人心。

通州运河行,看了风景,了却心愿,望见远景。心满意足走出船舱之时,胖姐似乎微笑走来,细看是热情的志愿者。可爱的胖姐退休后,或许也是热心的志愿者,正在别地儿给游人服务。这次虽没有相见胖姐,她当年的美妙愿景此刻真切见到,在我心里在胖姐心里,无疑比见面更兴奋,因为眼前大运河南北相通,既重现往昔辉煌,又展现今朝蓬勃生机。

运河水运,生态水韵,文化底蕴,国家命运。我想理儿是这样的,历史的定律是这样的。          

作者简介:李朝俊,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特聘作家,《河南文学》签约作家。散文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昆仑》《海军文艺》《河南文学》发表。代表作有《红楼的回响》《插麦田秧》《挖莲藕》《大美北京湾》《桐柏城里寻桐柏》等,作品入选各种文学选本和文集。